如何炒股用杠杆 湾区教育论坛上,专家指出:义务教育教师缺口与冗余将交替出现
发布日期:2024-12-07 22:03 点击次数:12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12月5日,“湾区教育论坛·第二届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以及其他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教研人员、中小学校长名师等450多人参会,探讨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
义务教育教师缺口与冗余将交替出现
面对当前人口变化趋势,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如何进行调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胡咏梅围绕这一主题作了主旨报告。
胡咏梅作题为《人口发展与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主旨报告。
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胡咏梅团队对我国面向2035年城区、镇区和乡村的义务教育教师需求数量与缺口情况进行预测。
团队研究显示,2021—2035年我国学龄人口总规模将从3.28亿持续减少至约2.50亿,学龄人口年龄结构也将由“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结构逐步向“上宽下窄”的倒金字塔结构转变。
具体看来,学前、小学、初中、高中、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将分别在2020年、2023年、2026年、2029年、2032年达到峰值,之后呈现快速减少趋势。
与之相对应,团队研究指出,在“十四五”末期、“十五五”及“十六五”时期,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需求将呈现缺口与冗余交替出现的复杂态势。小学、初中的教师需求数量将在“十四五”末期、“十五五”时期先后达到峰值,之后教师需求数量将波动下降。她建议按学科均衡方案配置教师资源,将有助于缓解教师冗余问题。
教师教育对基础教育的贡献如何衡量?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部长、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红发布了其最新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她和团队提出了“对基础教育的服务贡献度”的概念,并构建了面向教师教育院校和机构的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展开了初任教师从教胜任力的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师范教育对初任教师教育情怀的影响。
王红表示,研究团队将综合考量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内在动机等因素构建对从教胜任力影响的整合模型,深入探查教师教育中各因素的相对服务贡献,进一步完善关于对基础教育服务贡献度的研究。
“师能帮”AI测诊系统3.0发布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师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在论坛上,华南师范大学自主研发的“师能帮”课堂教学能力AI测诊系统3.0版本发布,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师能帮”课堂教学能力AI测诊系统3.0正式发布。
这是全国首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师专属成长助手,是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的孵化产品。通过与语言大模型结合,该系统解决了当前数字化教学评价中的多个痛点问题。
王红介绍,该系统创新成果突破单一“技术逻辑”,以“教育逻辑”为主导,构建了原创性研发课堂教学能力指标模型,同时融合人工智能的情感识别等八大核心识别技术,实现多模态教学行为智能分析,为教学能力评价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
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基于自然语言的智能问答助手,可根据每位教师的独特特点,生成个性化、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改进建议与方案。可应用于教师自我诊断、教学研究、教师招聘、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等多种教育场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也助益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
目前,该AI测诊系统已经在广东省内中小学校,以及参与华南师范大学协同提质项目的多所师范院校展开应用。
吴颖民教育基金评奖启动
论坛还发布了吴颖民教育基金奖项。该基金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发起,当代教育名家、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吴颖民领衔成立。
吴颖民作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与教育绿色发展》的主旨报告。
其中,“砺儒奖”用于奖励在教师教育领域长期耕耘、取得创新且具有实践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和教师;“屏山奖”用于奖励在基础教育领域获得优秀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创新成果,表现优异、广受好评的中小学校(园)长和教师;“优秀师范生奖”则用于奖励华南师范大学在校优秀本科师范生以及在“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相关赛事或重大奖项中获奖的学生。
同时,吴颖民基金还将设立学术交流类基金,支持举办面向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学术活动,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山长讲坛”、粤港澳大湾区“山长学者”论坛、粤港澳大湾区行知教育论坛(学术研讨会)、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全球南方“山长论坛”、全球教师教育峰会等。
教育家精神湾区名师大讲堂正式启动。
论坛还正式启动并开展了首期“湾区名师大讲堂”。来自粤港澳三地的20多位名师将围绕“为国育才”“为人师表”“为学之道”等主题讲述教育故事和教育理念。
南方+记者 李秀婷如何炒股用杠杆
栏目分类